积极响应政策 防范落实不到位引起的冬季供暖用气紧张

能源 每日财经网

中经报道深圳10月26日讯(申成勇 通讯员白羽)蝴蝶煽动了翅膀,北半球冬季能源缺口被飓风撕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性能源保供战中,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煤、电、气需求量巨大,清洁的天然气需求更持续呈上升趋势,但超过40%的对外依存度足以引起警惕。而今冬农村居民用气,尤其迫在眉睫。

然而,近年来部分上游企业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监管不力,导致冬季燃气保供艰难,长此以往“久病成疾”。一旦遭遇极端天气,供暖不足恐成灾。

针对以往企业不严格按照合同保障用气、政府对保价保量监督工作不到位等现状,近日国家发改委重拳出击,要求各责任主体切实履行保障民生。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明确要求保证民用气和取暖价格基本稳定。

能源短缺来袭考验冬季供气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正走出新冠疫情,恢复经济,对能源需求急剧上升。

煤炭方面,国际三港动力煤价近期大幅上行。国际油方面,涨幅也在扩大,屡创新高。天然气方面,随着亚欧大陆天然气的持续上扬,太平洋东海岸的美洲也受波及。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30国受到能源危机影响。

其中,天然气紧迫度最高。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华表示,天然气不像石油、煤炭可以由大规模的库存来缓冲供需矛盾。天然气需求一旦超出预期,其缺口要大于其他能源。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产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幅9.1%,但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同期增幅更大(达16%),导致供需缺口拉大,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点。在国内储气调峰能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供给端短缺形势较难逆转,这给城燃企业冬季保供带来巨大挑战。一旦缺口撕开,供暖系统将捉襟见肘。

需求旺盛叠加产量受限,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上半年进口天然气同比增幅达16.7%,对外依存度高达43.55%。在此形势下,我国不得不承受天然气的高成本。

“今年的确需要预防‘气荒’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郭焦锋认为,高价格不会影响市场需求,但可能会带来储备不足或者供给紧张的状况。

一位行业人士称,燃气上游企业已通过多种途径涨价或变相涨价,将成本压力引向下游的用户供气单位,这种情况往年有之、今年更甚,价格的倒挂,可能导致城燃企业在今冬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企业不作为监管需到位

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政策和意见,要求做好气源保障、农村“煤改气”保量保价、农村“煤改气”先按居民价付款后清算、落实天然气供用气合同签订、规范农村天然气销售等工作,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各企业对于政策的响应与落实力度不一。上游企业在保价保量方面被指“不作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上下游气源供应协商缺乏对等性和公平性,城燃企业往往陷入被动。

一家企业表示,从2017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文件,要求上游供气企业要对民生用气,特别是农村煤改气要保价保量,然而,2017年至2020年采暖季,部分上游企业一直未执行,更有上下游企业在签订合同中,农村居民煤改气气量几乎全部是0,这种情况华北最为突出。

据了解,今年4至5月,部分上游企业规定今冬按照夏季用气量的1:3比例签订采暖季合同气量,这一比例被外界质疑不符合保量保价的要求。据华北当地行业人士介绍,实际上河北地区夏冬用气峰谷差值很大,基本在1:10以上,最高的接近1:50。

在国家政策如此清晰透彻的宣贯之下,部分上游企业为何不执行或犯“拖延症”?有评价指出,其本质是利益问题。农村居民采暖用气价格由政府定价,价格变动缺乏弹性,无法传导,若严格“保价保量”,损失的是企业利润。因此,向下游供应高价气,才能实现经营效益。但是下游企业民生供气只能按政府定价,不能上浮,所以承担着巨大亏损。

北京燃气研究院副院长白俊在此前受访中表示,要避免民生用气保障成为互相推诿和博弈的借口和手段。市场观点认为,今年的能源形势已到了关键节点,上下游应通力配合。若各方只顾自身利益,偷换概念、罔顾政策,则会一损俱损。同时,也亟待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曲折中探寻“冬保”曙光

实际上,从居民耗能量来看,企业能否支持保障民生,只是利益取舍的问题。

在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民生用能占整个供应的比重并不高。据统计,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的比例不到50%,这些民生用电和用气全额保障没有问题。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要坚决保住民生用能,将指导地方和企业坚持民生优先,必要时“压非保民”,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确保限电不限居民,限气也不限居民。

10月1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要求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气;各有关企业要严格履行已签订的天然气购销、接收站使用等合同,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各地要切实履行保障民生用气主体责任,确保对民生用气实现合同全覆盖。

站在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的基础上,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建议国产气资源优先保障“冬保”,协调上游气源的供应量、价格构成,确保采暖期天然气资源价格涨幅合理,与城燃企业共同保障今冬明春的天然气平稳供应;制定合同范本,确保公平交易;落实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科学调节供需;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稳定价格,助力双碳。

在“双碳”目标指导下,燃气行业上下游是一盘棋,更需一条心。今冬保供不免艰难,各界呼吁要严抓落实、科学执行、取舍有道、保障公平。尤其是政企之间、上下游之间,要拧成一条绳,互相合力,互有取舍,才能实现整个行业长远的共同利益。

来源:中国经济报道

平安产险快速响应四川泸州6级地震

积极响应政策,防范落实不到位引起的冬季供暖用气紧张

平安产险南平中心支公司:防范电信诈骗,从你我做起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承兑)。

全球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商品市场Xpansiv今天宣布推出Xpansiv Digital Fuels™(数字燃料)计划最新成员Digital Crude Oil™(数字原油,简称DCO)。在Xpansiv DF Registry注册的
  • 能源
  • 2022-3-25
  • 文传商讯
斯伦贝谢(Schlumberger)今日宣布,已从沙特阿美(Saudi Aramco)获得一项重大合同,该合同涉及一个天然气钻井项目的一体化钻井和气井建造服务。 该合同是对斯伦贝谢油盆适配技术以及斯伦贝谢在该地区气井开发领域专长的充分肯定。
  • 能源
  • 2022-3-17
  • 文传商讯
为顺应行业大趋势,博莱克威奇最近宣布对其业务进行重大转型。关于博莱克威奇行业报告博莱克威奇极具影响力的行业报告属于之前名为《战略方向》的系列出版物,这些报告基于市场领先的研究提供行业见解和分析。
  • 能源
  • 2022-1-13
  • 文传商讯
探索风险减量新模式,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护网。12月12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平安守护·防患未‘燃’”2024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上,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布《城市重点消防安全…
  • 综合
  • 8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1月22日,中国平安助力重庆乡村振兴调研暨“共平安 播丰年”助农直播活动在重庆市城口县举行。活动上,平安产险与城口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资源优势,围绕推动农…
  • 党建
  • 8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11月28日,由香港董事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杰出董事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凭借出色的公司治理及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国平安荣获2024年“杰出董事奖”和“气候管治奖”两项殊荣。据介绍,这是中国平安董事会第六次获得香港董事学会授予的“…
  • 环保
  • 8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11月21日,由中国平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简称“乌镇峰会”)金融科技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本届乌镇峰会金融科技论坛聚焦“数智时代的金融科技”,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
  • 科技
  • 8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12月23日,“中国平安年度三省答辩会”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办。平安集团联席CEO兼总经理谢永林、联席CEO郭晓涛、副总经理付欣、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连同成员公司代理人、员工代表及外部专家等超百位嘉宾齐聚一堂,与超6.6万名线上参…
  • 经营
  • 8小时前
  • 每日财经网
该许可扩展了Sparkle的可持续综合水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以支持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并支持客户的废物和效率目标。 新加坡--(美国商业资讯)--为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客户提供工艺技术和价值驱动型能源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Sparkle Cle…
  • 能源
  • 1月21日
  • 文传商讯
State Electricity Commission (SEC)霍舍姆可再生能源园区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将提供灵活的电网级储能解决方案,在增强电网稳定性的同时,为超过5万户澳大利亚家庭提供价格合理且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此次合作是继此…
  • 能源
  • 2月16日
  • 文传商讯
休斯顿--(美国商业资讯)-- Chevron Corporation (NYSE: CVX)今天宣布,其拥有50%股权的附属公司Tengizchevroil LLP (TCO)已启动其位于哈萨克斯坦田吉兹(Tengiz)油田的未来增长项目…
  • 能源
  • 1月26日
  • 文传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