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SARMRA评估结果发布:平安产险风险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保险 每日财经网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监管评估(以下简称“SARMRA评估”),是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第二支柱的重要内容, 也是第一支柱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必备要素。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2021年度保险公司SARMRA评估结果,从得分情况来看,43家保险公司的平均分为74.03分,较上期评估提高2.11分,其中,25家财险公司、18家人身险公司的平均分为74.6分、72.85分,较上期评估分别提高3.46分、0.4分。从得分分布情况看,80分以上的公司有5家,70分到80分的公司有29家,合计占比接近80%。平安产险评估结果稳步提升,高于行业均值10分以上,继续保持行业第一梯队。

业内人士认为,SARMRA评估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的特点和新兴市场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特征,设计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机制, 在强化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引导激励保险公司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SARMRA评估推动下,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化对监管要求的理解,风险管理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实效。

优化风控体系,筑牢风险管理,是平安产险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推动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和工具在公司上下得以贯彻落实,平安产险坚持每年开展SARMRA自评估,并通过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持续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在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

平安产险高度重视“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履职,建立了由董事会负最终责任、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决策、风险监控委员会直接负责,和前端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和稽核监察部组成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效推动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和工具在公司上下的贯彻落实。

在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

平安产险制定了以《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了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机制等事项,以及对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要求,并至少每年对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阅和必要的更新,为公司风险管理提供有效制度支撑。

在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方面

平安产险持续推进风险识别、计量、监控和控制的全闭环管理流程,通过风险偏好体系传导、风险指标监测、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式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司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在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控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内部的风险管理报告机制,至少每季度向高级管理层报告一次风险管理状况,以促进风险管理与风险动态相适配,推动机制有效落实。

此外,平安产险还积极探索风险管理数据化,利用科技手段赋能风控,推动“服务+保险”模式创新。如在巨灾保险方面,平安产险在四川落地了首个自然灾害实验室,建立自然灾害时空数据库,完成自主研发的全国高精度水灾黑点地图,用于高精度内涝易发区域识别,辅助询价核保流程、风险精算评估等场景,准确率将超过70%。今年台风“圆规”期间,平安产险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预警、防灾、救援、理赔等多个场景,帮助客户、群众和前线队伍更快、更好地完成抗台救灾工作,尽可能减少大众财产损失;同时,依托自然灾害风险平台等预先快速筛选和精准预警,借助平安好车主、平安好生活、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短信等方式,向客户发送累计1521.2万条台风预警信息。在理赔风控方面,平安产险基于图算法应用,通过风控引擎3.0实现对欺诈风险的有效识别、预警,构筑保险欺诈风险防护墙,保障客户优质服务体验。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平安产险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先进的风控技术、有温度的服务、全面的风险保障,践行金融为民使命,为社会民生贡献平安力量。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M21)。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召开2025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作为财产险行业唯一代表积极发声,分享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方面的核心成果,以实践助…
  • 保险
  • 4天前
  • 每日财经网
近日,华北地区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多地出现房屋受损、树木倒塌、车辆被砸等事故。平安产险迅速启动应急预案,24小时内完成车险、家财险、企财险全险种协同作战,以科技赋能、跨链协作的应急体系,全力保障…
  • 保险
  • 4月18日
  • 每日财经网